爱情因悲剧而美丽
周仁建
“爱情因悲剧而美丽”这是我高三时候形成的观点,这并不是因为我那个时候失恋或看小说看入迷了,只是因为那个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十分开明的老师,提倡我们什么都可以写,而且高三是一个不断做习题、一遍又一遍的时候,做累了总想偷懒,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地明显地偷懒去玩,所以就用发呆来打发时间(估计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我就形成了喜欢发呆(特别是上课的时候)的习惯。自己有句说法叫:“发呆着,并幸福着。”)。发呆的时候总会想东西的,有时候想的东西还是蛮有深度的。于是“爱情因悲剧而美丽”的观点随着议论文的提交而形成。那篇文章我还留着,不过不知道是否已经给老鼠给消化了。不过我想那时候的观点是那个时候的观点,今天我也不妨重新来阐述如此的观念,或许对自己也是一个升华。
废话还是少提。
首先我举几个例子。第一,《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情故事是悲剧的,而《泰》的几十亿的票房收入不容置疑,可以说观众还是喜欢里面的故事的。记得那个时候是高一的时候,我听女同学说,她看了三次《泰》,也哭了三次。第二,《罗马假日》中的公主和那名记者的爱情也是以后的无奈的悲剧而收场。《罗马假日》里面的气氛其实是欢快的,也可以是说是一部喜剧,但里面的爱情故事确实是悲剧的无奈。第三,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悲剧成分毋庸置疑。也许你会说,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因为关于对封建制度的抗争而广为流传。其实那个爱情故事里面没有背景的斗争。而且你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梁与祝的爱情故事是喜剧的话,还会这么广泛地流传嘛?《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还有《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故事,都是是悲剧,流传也甚广。第四,君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也是悲剧,至于唐玄宗的沉溺于爱情之中而荒于朝政,我觉得这个还不是我能够评论的东西,或许唐玄宗的这个沉溺是一个君主的错,但是也许唐玄并没有因此而悔恨,如果他没有悔恨和杨贵妃之间的一切的话,我们的所有评论都是无谓的。这个悲剧被编入了《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可以说吟唱千古的诗句。这个我个人并不认为是白居易的诗词效力,真正起作用的是唐于杨的那个美丽的悲剧爱情故事。第五,举一个俗一点的例子,《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女主角的死,无疑是一个爱情故事的悲剧收场了,而《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仅小说畅销,同样的小说改编成广播剧也同样效果轰动(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寄宿学校的同学,到了晚上11点的时候总是急冲冲地回到宿舍,趴在收音机听这个《第》的广播剧,或抱着收音机躺在床上。),后来也就改编成电影,效果也依然。可见这个悲剧的爱情故事深入到许多人的心中。……。例子还可以举很多很多,但我想已经够了,悲剧的爱情就如此地给了世人一份美丽。
或许,你还是会说,我也可以一样举出同样多的喜剧的爱情故事,一样的美丽、感人。但你可以问问究竟这里面有多是世人所铭刻在心的爱情故事,会流传千古吗?反正我现在是无法立刻想起,倒是想起爱情,就可以想起一堆的悲剧。或许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去各个bbs的感情板块(例如love、girl、feeling)去,看看其中的精华区中的爱情故事,大多是感人的悲剧的爱情故事。在此就不多说了。
其实,我们都喜欢并希望看到美丽的爱情能够圆满,也就是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是我们的内心的真实的希望。如果自己是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话,自己也是总希望两个人能够在一起,永不分开,可谓“山盟海誓”、“海枯石烂”之类。然而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不能如愿,我们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而遗憾或惋惜之类的情绪总是很容易铭刻在自己的心中,而圆满了的东西就会很容易地被我们认为可以搁置一边而慢慢给忘记。也许这就是我们人的一个心里怪病吧。现在,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个人类的心理怪病吧。
如果你把一件美丽的东西,弄了一点瑕疵,你就感觉很可惜,总希望能够把这一点的瑕疵给补完整。如果你每次想这件东西的话,你会很容易想到这个瑕疵,而且会不自主地想着怎样把这个瑕疵给补上,或幻想这个瑕疵如果不存在的话,这件东西是如何的完美,如何的漂亮美丽。从而不由自主地加深了这个感情的烙印。而一样东西通常经过了多次的思考(或幻想)都可以将其修整得比较完美的。而且也会慢慢地领略到原来这个东西是有多美丽的了。但如果你不去细心地领悟,不去细心地品尝,你是不会真正地欣赏到一件东西的魅力的。所以对于完美了的东西,人们总是不会过多地欣赏,或者说有种怪僻——“收藏”,把美好的东西收起来、藏起来。那么我们就无法细细地品味了,而且完美了的东西也就不需要我们去幻想怎样去补上瑕疵或修整得更完美,这样就少了一个二次创作的机会了,自然慢慢地进入俗套或被人们所忘记。也许上述说的过于泛泛,那就我上述列举的一些例子来说,我们都会为悲剧中的爱情故事感到可惜,我们就会想着如果在什么什么时候,如果他们不是这个样子的话,也许这个爱情的故事就不会是一个悲剧;如果这个是喜剧的话,两人有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例如,如果“泰坦尼克号”不沉没呢?如果梁山伯不去赴京考试呢?如果《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铁定心思不嫁呢?如果……。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记住了这个爱情故事里面的故事情节、人物和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和性格,如此一来也就会慢慢为爱情的美丽所感动,慢慢将爱情的真谛烙在心底。自然这样的悲剧爱情故事流传广泛。
这就是人类的“心里怪病”。其实这个“病”不能称之为“病”,因为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形成审美观的缘由。我们就是从这个心理矛盾中领会到什么东西是真正的美丽。真正要去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的话,我还没有资格。我还只能够从我们的感想来作出什么是美的结论。也许美丽是不需要定义的。这个就不再作深入地研究探讨了。
也许,你会认为,既然,我认为“爱情是因悲剧而美丽”的话,那我如果陷入了爱河之中,我又怎样去对待我的爱情呢?我总归是希望我能够跟我的另一半在一起的啦,但是在一起就没有了悲剧,也就没有了美丽,那这个爱情由有什么爱情可言呢?这个问题很容易让当局者迷,特别是爱情的问题,又特别是持有我如此观点的人。那我就暂且称之为“仨仁仕爱情悖论”。这个问题我也颇感为难,我知道,爱情是一个神秘的词语,是一个难以定义的定义。至今我也无法定义爱情,究竟爱情是什么呢?我想来想去(特别是上无聊的课而发呆的时候),总是想不透。也许爱情的定义要从人与人在同一个环境下的竞争和共存的概念来定义,但这里面竞争共存的概念必然涉及整个社会的许许多多的定义,所以在此暂不讨论。
再回到我个人的爱情观念来说,我说,我首先要把爱情和婚姻的定义彻底地分辨开来。爱情就是爱情,是浪漫的爱情。婚姻就是婚姻,是一个必须考虑实际问题、很现实的一个生存的社会活动。如果一份爱情里面有考虑到婚姻的问题,那爱情已经开始转化,开始变质。如果一份爱情从一开始起就考虑很多实际问题的话,我是不会承认如此的“爱情”为爱情的。也许我给爱情下的定义会有一个本质,就是浪漫。没有了浪漫也就没有了爱情。所以说爱情是不需要理由的,但需要浪漫。如果婚姻中的两人有浪漫,那我是承认有浪漫的时候两人的爱情还存在。(或许,爱情是由浪漫构成的一维线性空间。)分清了爱情和婚姻,还有必要分清爱情的物理距离和爱情的心理距离。爱情的物理距离就是两个人之间是否经常在一起的,或许这个物理距离可以定义成由时间t和两人目光(矢量)的矢量积,和两人身体的空间距离x的函数,可以计算。心理距离嘛,就是比较复杂了。这里面会涉及两个人关于两人交往的认识,和互相交流等等复杂因素。通常这个心理距离是很难计算的,在此就不作详细的研究了。而爱情可以说是与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有关的。但这两个距离的定义是完全不相关的,如果我们承认爱情是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直和的话,那这两个距离的空间是正交的。
好,定义了我上述的定义。我可以解答我的爱情悖论了。如果我陷入爱河,我自然要让爱情美丽,而悲剧也许不会很悲壮,但是我制造悲剧的。如果不是悲剧的话,自己是对不起自己的爱情观的。因为一个人不能让自己的爱情美丽,就等于扼杀了自己的爱情,还不如不让自己陷入爱河为好。至于我的爱情的悲剧,当然不会是什么规定爱情中的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人要死。那究竟我的爱情悲剧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下有无聊一诗作证:
我在徘徊 徘徊于轻轻 我在构思 构思着漫漫 悲剧闪光的一刻 我会和她心碎 -- 2002.10.24 |
“爱情因悲剧而美丽”。爱情为美丽而悲剧。
20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