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习惯的革命 >>
<< 精英型开发和工程式开发的比较
精英理论下的西部支教分析(by Randolph)

Author Zhou Renjian Create@ 2007-03-16 10:10 Modified@ 2007-03-16 10:20
whizz Note icon
在昨天提到的工程型开发与精英型开发 以及 精英型开发和工程式开发的比较 后,Randolph 跟我讨论其实还得算精英工资的问题。我建议他去做分析,没想到他一会儿之后跟我分析校友陆文杰西部支教的案例,如下是聊天内容:

*sierraRandolph (M)  LET BYGONES BE BYGONES(O) 说:
在引文中,提到:

"陆文杰现已顺利抵达云南。他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要靠西部的崛起;而西部的崛起,要靠教育;而教育,决不是捐些钱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的是我们这样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身体力行地去教他们,去带他们,去帮助他们。这些光靠几个人的力量不行,但是他愿意“从我做起”。他希望有朝一日,支教不再仅仅是极少数的大学生的事情,而能够成为一项所有大学生都参加进来的制度。"

为什么教育不能靠捐些钱解决呢?算法如下:

假设没有物质基础(充足的教具,文具,设备)

一个民办教师,在西部执教,效用记为1

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人才,去西部执教,效用计为2.25 (假设他非常比较奉献,50%加成,假设他水平高,50%加成)

一个精英大学生,作为一个精英,去西部执教,效用计为4 (假设他非常自我奉献,100%加成,假设他水平非常高,100%加成)

不过仔细盘算一下的话,似

周仁建 说:
没发完整?后面一段呢?

*sierraRandolph (M)  LET BYGONES BE BYGONES(O) 说:
找不到了

*sierraRandolph (M)  LET BYGONES BE BYGONES(O) 说:
不过仔细盘算一下的话,似乎从现在的薪酬标准来看,一个大学生的薪酬会大于民办教师,一个精英大学生的薪酬,更应该远大于民办教师。
所以,如果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教师的数量不足,找大学生去支教是一个低效率的行为。
那么如果我们的症结已经不在于教师的数量,而在于教师的质量了呢?

……

*sierraRandolph (M)  LET BYGONES BE BYGONES(O) 说:
其实还有一些没有写
*sierraRandolph (M)  LET BYGONES BE BYGONES(O) 说:
关于服务期限
*sierraRandolph (M)  LET BYGONES BE BYGONES(O) 说:
教学的稳定性
*sierraRandolph (M)  LET BYGONES BE BYGONES(O) 说:
信息交流的必要性
周仁建 说:
赶紧写篇分析精辟的全文,我再链接过去

本记录所在类别:
本记录相关记录: